用心去做教学研究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倍增效应的。提炼学校课堂教学形态就是这样的。
设计学科“课程评价”的时候,我反复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实施,达成课程目标,让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我设计的课文朗读和背诵评价,学生达到了如下“五项标准”后,算过关:
朗读评价标准:
(1)用普通话朗读正确,得1颗星。
(2)朗读中无添字、漏字、错字、换字、回读,标点、段落停顿得当,得1颗星。
(3)情感处理得当,得1颗星。
(4)不唱读、溜读、拖腔拖调,得1颗星。
(5)声音适中,让人听得清楚,得1颗星。
背诵评价标准:
(1)用普通话背诵正确,得1颗星。
(2)背诵中无添字、漏字、错字、换字,标点停顿、段落停顿得当,得1颗星。
(3)无唱背、溜背、拖腔拖调,得1颗星。
(4)背诵中无有遗忘,不经提示能背完的,得1颗星。
(5)声音适中,让人听得清楚,得1颗星。
为了让每个孩子获取成功的体验,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节约出来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读背积累。一单元安排约两周时间教学时间,一半时间都让他们读课文。自评、互评和家长评结束后,当着全班同学,轮流读背课文。到现在为止,第一单元已经全部过关。
课堂教学形态提炼前,我发现学生读背效率并不是很高,原因是多数学生课下不能专心致志地高效读书。功夫更多要下在课堂上。所以,现在我在课堂预习环节,将原来要求的读三遍课文改为默读五遍课文。学生读的时候,我也走动着大声朗读。根据自学问题,学生多读了两遍,没想到有了前一个月的训练积累,学生均能熟练地朗读了,问题也能解决了。有时,我还猜测学生是不是又看什么英才教程了,可是全班学生连一本教辅资料都没有买啊!他们有的只是一本字典,一本词典,一本语文书啊!再拓展一些问题,学生通过朗读相关段落,稍加讨论交流,很快就能解决了。
重视学生的朗读后,我体会到教研室引领学校提炼课堂教学形态的确是促进学校课堂教学走内涵之路了。